莫札特歌劇 1-魔笛 《魔笛》是莫札特所有歌劇裡最常上演的一齣,擁有無數的知音及仰慕者;就連貝多芬、赫爾德、黑格爾與歌德等人都是此劇的愛好者。對於莫札特來說,《魔笛》是他第一齣傑出的德文歌劇。 《魔笛》的劇本是由莫札特互濟會的夥伴-艾曼紐•席克耐德所撰寫,取材自奧古斯特•雅各布•理伯斯康得的童話《露露或魔笛》。除了莫札特巧妙的編曲之外,這齣歌劇會如此成功\\\的原因,無疑是因為在當時有關魔法或擁有生動內容的歌劇非常受歡迎,一般的劇院都會上演這類型的歌劇。 《魔笛》的演出闡明許\\\多共濟會的象徵,這是我們在這齣歌劇裡不時可以發現的。例如「三」這個數字,對共濟會十分重要,它貫穿了整齣歌劇:三名夜后女侍、三名護送主角前往薩拉斯妥皇宮的男童、皇宮中的三座神殿,還有必須通過的三項試煉。典型「善」與「惡」的戰爭、「智慧」戰勝「黑暗的力量」,反映出現代人們的渴望,與兩百年前無異。 「貝卡莘」是法國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,自從1905年誕生到2007年已經超過100歲。貝卡莘的外型可愛樸實,具有率真迷人的村姑性格,有時又過分天真並且少根筋。從1905年到1960年,貝卡莘與法國大人、小孩相伴了50載,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因為德國人懷疑反戰組織透過她的故事、暗中傳遞訊息,曾經中斷了幾年…。 在這部影片中,貝卡莘與小姑娘夏洛特勇闖天涯,不管是賴皮搭霸王船或是硬著頭皮開飛機,都是為了到北極尋找海盜的寶藏。最要命的是,緊跟著扯後腿的竟然是爸爸愛德蒙那個號稱最好的朋友…